“卒”不及防,“识”不宜迟——脑卒中的防治

发布日期:2024-10-28浏览次数:754


脑卒中是中老年的常见病、多发病,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,具有发病率高、死亡率高、致残率高、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。近年来,由于诊疗水平的提高,脑卒中的死亡率有所降低,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,约80%的存活者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,即脑卒中后遗症,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。因此降低致残率,提高康复速度是目前治疗本病的当务之急。

图片3.png

什么是脑卒中

 脑卒中俗称“中风”,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,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引起的出血(脑出血)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缺血(脑梗死),造成脑组织损伤,导致残疾甚至生命危险。

 

脑卒中的危险因素:

高血压,心脏病,糖尿病,吸烟,酗酒,血脂异常,肥胖,无症状型颈动脉狭窄,有家族遗传病史者等。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

如何快速的识别脑卒中呢?

美国于 2007 年提出了“FAST”口诀,用这个意思为“快速”的简单词语,告知民众卒中的常见症状和即刻拨打急救电话。如今“FAST口诀”在美国各大公共场所已无处不在,并被迅速推广到 28个国家和地区。

近年,中国也推出了能让普通老百姓看懂的“中风120”口诀。

快速识别口诀:120

1:看1张脸,不对称,嘴巴歪

2:查2只胳膊,单侧无力,抬不起来

0:聆听说话,口齿不清

虽然临床不断有新的治疗脑卒中病的方法提出,但总体看来其效果并不如意,多数患者遗留生活不能自理或自理能力差等问题,多表现为偏瘫、失语、吞咽障碍、二便失禁等。对于脑卒中患者不仅要及时抢救生命,还要尽早恢复神经功能、提高生活自理能力、进而提升生存质量。因此尽最大可能修复神经缺损功能、有效控制发病因素、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己成为当前脑卒中病的研究重点。

针灸治疗脑卒中的意义

中医认为脑卒中多由气虚血瘀、痰浊阻络、肝阳上亢等原因导致脏腑失调、经络失养。脑血管意外常导致机体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,急性脑卒中患者若未进行及早且恰当的治疗及康复训练,往往会导致永久性残疾。
    针灸疗法是治疗中风的首选方法。针灸对脑卒中病的治疗历经几千年临床实践的考验而一直传承至今,目前WHO已向世界宣布把脑卒中后遗症列为针灸的最主要适应证之一,是国家卫生部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推荐方法。一般传统的观念认为,针灸治疗在脑卒中后遗症期进行,结果常常使患者错过了针灸的早期治疗促进机体恢复的最佳时间。

大量临床于实践都证明,针灸在脑卒中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、重要的作用,针刺对脑内神经元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,还可使血液粘度下降,血液流速加速,有利于病变部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,建立侧枝循环,促进大脑皮层机能的恢复以及患肢功能的恢复。脑卒中患者早期针灸治疗,可阻止病情的持续发展,明显改善其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,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。早期针刺治疗还可以加速自然恢复过程,缩短病程,为日后的功能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,降低致残率,从而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
常用的针灸的治疗方法

中经络

治疗半身不遂以手足三阳经为主,可以加强疏通经脉,调和气血的作用。常选穴位:肩髃、曲池、合谷、外关、环跳、阳陵泉、解溪、昆仑。另根据上下肢的循行路线,上肢宜配大椎、肩外俞,下肢宜配腰阳关、风市。若肘、腕、膝、踝、手指、脚趾部位拘挛,可相应搭配曲泽、大陵、曲泉、太溪。

口眼歪斜治疗以手足阳明经、太阳经为主,可强筋活络、疏经导滞。常选穴位:地仓、颊车、合谷、内庭、承泣、阳白、攒竹、昆仑。

中脏腑

治疗闭证以督脉、十二井穴为主,辅以足厥阴经、足阳明经,以达到平肝熄风、降火豁痰、启闭开窍的作用。常选穴位:人中、十二井穴、太冲、丰隆、劳宫。本病要速去十二井穴放血,以接通三阴三阳经气,使阴阳协调平衡,牙关紧闭加颊车、地仓,失语加通里、哑门,吞咽困难加照海、天突。

治疗脱证以任脉经穴为主,已达到从阴救阳,挽回将绝之阳气的作用。常选穴位:关元、神阙(隔姜灸)。小便失禁加水道、三阴交、足三里,虚阳或浮阳,可重灸命门、气海、肾俞、涌泉等穴。

脑卒中的预防

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合理膳食、适量运动、戒烟限酒、心理平衡的“健康四大基石”为主要内容。

1.控制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冠心病等原发病,按时服药,定期复诊。二级预防是有效控制卒中再发的重要因素。

 2.饮食清淡有节制,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等,多吃水果蔬菜。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,血液中维生素C浓度越高,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就越低。此外,维生素C还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,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。自由基会增加患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。蔬菜水果中富含膳食纤维,可以起到抑制总胆固醇浓度升高,从而防止动脉硬化、预防心血管疾病及脑卒中的功效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富含钾、镁、叶酸等营养物质。

3. 适量进行有氧运动,如散步、慢跑、打太极拳等。适量运动是指运动者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、场地、器材和气候条件,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,使运动负荷不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,在运动后感觉舒服,不疲劳,不会造成过度疲劳或者气喘。适量运动是保持脑力和体力协调,预防、消除疲劳,防止亚健康、延年益寿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
4.戒烟限酒,健康长久。

戒烟是一种文明。戒烟不仅是为了自己,也是为了别人的健康。自觉养成不吸烟的个人卫生习惯,不仅有益于健康,而且也是一种高尚公共卫生道德的体现。

“限酒”是一种境界。饮酒使人对危险的预知能力下降,酒后会干出不理智和令人后悔的事。酗酒会导致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,记忆力、判断力下降。酒精依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顽疾,酒精肝与肝硬化、肝癌密切相关。

 

5. 心理平衡:保持情绪平稳,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。尤其是老年人,动脉粥样硬化,血管弹性差,血压波动大,过度的激动或悲伤或兴奋都会引起血管压力的变化,斑块脱落或者血管破裂均会引起脑卒中,所以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,是预防脑卒中的致胜法宝。

 图片4.png

郭瑀,沈阳市中医院针灸一科主任中医师,医学博士,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,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。辽宁省针灸学会理事。擅于应用如普针、头皮针、腹针等各类针刺方法治疗各种痛证,中风急性期及后遗症期康复治疗,面神经炎,带状疱疹,颈、腰椎间盘突出症,抽动——秽语综合征,小儿脑瘫,痉挛性斜颈等。

 

 

 

作者:郭瑀

来源:预防科

校对:冯丽

 

 

 

官方服务号

官方订阅号

官方视频号